
舞蹈教学计划汇编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舞蹈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舞蹈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标:
以基本功能力训练为主,学习中国舞蹈。通过学习舞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本学期的体育艺术节以及今后的各种比赛做准备。
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与右以及舞蹈的方位。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学生按节拍做动作。
4、培养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学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二年级 :巩固一级课,学习二级课组合。
1、进一步完成第一级年级教学任务的各项要求。
2、认识教师的8个基本方位。
3、初步达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
4、培养学生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三年级:在二级课的奠定下,学习三级考级课组合
1、能较好地完成第一、二级年级教学任务的各项要求。
2、熟悉围绕自身的`基本方位(上、下、前、后、旁、平、斜位)。
3、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
4、培养学生在跳舞时有自娱感,热爱考级课程。
四、五年级:学习芭啦芭啦热身舞蹈,舞蹈主要以各种手部动作为主,简单易学却又变化多样。
1、增加躯干与脚步的协调性。
2、音乐节奏与动作幅度的准确性。
3、能够充分发挥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学前班、一年级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对舞蹈的认识与基础内容
1
基本训练
2
基础掌握,基本功训练
1
基本训练
3
走步
1
考级课一级课
4
音乐反应(一)
1
考级课一级课
5
音乐反应(二)
1
考级课一级课
6
扩指
1
考级课一级课
7
软开度与素质能力训练
1
基本训练
8
手臂动作
1
考级课一级课
9
弯腰、转腰
1
考级课一级课
10
前压腿
1
考级课一级课
11
勾绷脚的初步认识
1
基本训练
12
双吸腿
1
考级课一级课
13
脚位
1
考级课一级课
14
头的动作
1
考级课一级课
15
摆臂
1
考级课一级课
16
蹦跳步
1
考级课一级课
17
复习课
1
舞蹈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一)素质教育是现在社会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手段。而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陶冶高
尚的情操,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搞好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活跃中小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展现自己风采的舞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
(二)利用好本功能室培养一些对音乐和舞蹈有兴趣的学生,重视他们对音乐和舞蹈活动中主动参与,让学生在音乐和舞蹈中启发自己想象力创造出民族自身的舞蹈。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学生艺术的表现能力和艺术的创造能力,并且我们重点培养一些对艺术有天份的学生。使促进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开度。
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
4、培养学生载歌载舞的习惯和感受舞蹈所带来的愉悦。
5、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7、为学校各种演出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工作措施:
1.老师应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能为主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应进行示范、说明和纠正学员动作。
2.老师应按舞蹈辅导班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授课和训练计划、内容,保证训练安全。
3.老师根据舞蹈辅导班需要的舞蹈作品进行编导和排练,并提供舞蹈所需的音乐。
4. 舞蹈基本功训练、民间舞组合训练及成品舞排练。
舞蹈教学计划3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课前热身游戏
2)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训练
3)音乐舞蹈小组合共6个,2个完整的舞蹈片段,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舞蹈片段分为:民族舞一 ……此处隐藏11705个字……能存在的某些错误和缺点,根据产生错误的原因,选择有效的手段。
五、主要教学内容
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出发,主要开设课程有: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欣赏,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儿童舞等。
舞蹈艺术概论,主要介绍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舞蹈的特点与种类等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让同学们初步的认识舞蹈。
舞蹈欣赏,主要让学生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欣赏其美的动态、韵律和表情,进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提高认识和受到教育的过程。从而欣赏舞蹈欣赏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
芭蕾基训,是大部分舞蹈学习的基础,是形体训练中比较系统化的基础训练科目。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身体运动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形态,获得正确的舞姿,为以后学习舞蹈打下良好基础。
民族民间舞。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了解、掌握并继承和弘扬祖国民族舞蹈艺术,还可以丰富学生舞蹈知识,积累舞蹈素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儿童舞蹈,它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它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另外,为了让学生全面的发展,课堂当中还会穿插一些教学法,舞蹈编排,舞蹈表演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也会经常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比赛、演出活动。
舞蹈教学计划141、第一阶段教学内容:
(1)舞蹈的概述
(2)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3)舞蹈的构成要素
(4)舞蹈常用术语
(5)人体结构各部位的名称
(6)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脚位介绍,以及组合练习
(7)扶把的方法和要求
(8)扶把的基本动作
2、第二阶段教学内容 20xx-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1)介绍擦地的'动作要领,以及擦地组合练习
(2)介绍蹲的动作要领,以及蹲的组合练习
(3)介绍小踢腿的动作要领,以及小踢腿组合练习
(4)介绍大踢腿的动作要领,以及大踢腿组合练习
(5)舞姿训练组合
(6)地面软开度训练(含双人练习):地面勾绷脚、地面压腿、踢腿、地面压垮及横竖叉、俯卧下后腰、跪下腰等
3、第三阶段教学内容
(1)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头颈、肩部、手腕、胸腰、旁腰、跨、前腰、腿、膝、脚
(2)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组合练习
(3)把上软开训练(含双人练习):压肩、压胸腰、压腿、踢腿
(4)毯功技巧:前滚翻、后滚翻
4、期末考评
舞蹈教学计划15一、指导思想:
在音乐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为切入点,通过规范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使孩子们外在优雅姿态的训练,同时也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传播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孩子们内涵修养,使其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良好气质和高雅风度。
二、社团特点分析:
低年级段舞蹈社团招收的都是一到三年纪的学生,这个年级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四、活动目的:
1、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
2、通过舞蹈组合培养孩子们跳、唱、说的综合能力。
3、通过舞蹈剧目的排练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勇于去感受美、学习美、表现美。
五、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六、活动主要内容:
(一):基础训练
(1)、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2)、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3)、 把杆训练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难度上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4)、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5)、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6)、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二):成品舞蹈的排练《麦田童话》
七、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像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八、活动安排
第一周:制定计划
第二周:基础训练(压腿、压肩、把杆训练)
第三周:基础训练(劈腿跳、下腰、劈腿)
第四周:欣赏舞蹈
第五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六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七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八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九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一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二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三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四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五周:舞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