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实习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实习报告1实训期间,我在x幼儿园单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不仅掌握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一步对保教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比较成功的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了实践中,顺利的完成了教育实训任务。下面,就此期间自己在见习和教学实训等方面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自我鉴定:
一、保育员见习。
目的是熟悉实训园所、班级的基本情况,接受指导老师的点拔,在做好保育员工作的同时,了解班级基本情况,跟幼儿接触、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对各个幼儿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另外,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熟悉班级授课方式、教学计划后,写出自己详细而完整的教案,跟指导老师沟通并确认后,正式授课。在此期间,我不仅了解并做好保育员的工作,还自己独立完成了对班级环境的创设,并得到了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教师实训。
我实训的园所属于农村,她们的教学观念跟城市不太一样,她们更重视的是对幼儿知识的培养,一般的艺术类课几乎都不接触,导致幼儿学习无积极性,经常不愿来园。考虑到这点,我在和指导老师的协商后,用自己的一套方式对他们进行授课,或舞蹈,或音乐,或利用电脑,或讲故事,或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让他们学到知识的同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出勤率。当然,我的每次授课前后都会跟指导老师详谈,找出优势和不足,以便下次做的更好。
这段期间的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受益匪浅。今后定必认真总结,及时反思,多向别人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日渐完善,同时紧记“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个道理,逐渐走向成熟。
教育实习报告2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本班教室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模拟实验培养我们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个星期的会计手工实习。我们按手工记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全仿真性的了解。
实习中,我们组织三人一组。由一个组长带领两名组员组织和指挥实验小组会计模拟实验的操作。
首先,我们根据实验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摘要编制会计分录。然后设置t账,编制科目汇总表、开设总账、登记期初余额、且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并结账,最后根据总账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我所在的小组中,我担任写分录、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登记记账凭证的.工作。在登记记账凭证时,我自以为对单据等并不陌生,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出错了,例如,借方科目的金额写到贷方科目去了。存根联忘写日期等等,还有在写分录的过程中,感觉都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见过的,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真正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却是错误百出。有时看错了金额栏的位置,明明是在千位却写到了万位,导致数错误,有时忘写会计科目的明细账,有时没注销空白的金额栏等。有时候登账时特别是三栏明细账,由于明细项目太多,金额栏紧凑一不小心就会把数填错。但是在经过几天的熟悉过程之后,错误就慢慢的减少了,而且手工操作的速度也有提高。虽然实习这几个星期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之中,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模拟实验,培养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且理解到会计人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细心。对于每天和一大堆数打交道,绝不能出一点点错,要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零点零几的差别,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很大的距离。会计人员还要时刻注意了解会计准则,会计法规的变动情况,对于税率,比例,国家政策的变动一定要明确的认识,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另外,我认为如果在今后的实习中,如小组中三人可由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组成。实行轮岗制,每个星期更换一个岗位,而且有模拟的银行、公司、税务部门…等等。可能会更生动些、更现实些。
通过这次的实习,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能为以后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
教育实习报告3回想毕业之前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我一直难以忘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四年来,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师范大学生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一个多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习,现在回想起来,短短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当我漫步在实习的校园里,那出自学生的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好”的感觉真好,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叫上瘾了。
200*年9月12日到10月22日之间,我和其他25位同学来到灵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为期40天的教育实习。40天的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在xx职中校领导、老师及带队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专业组老师特别是指导老师陶老师和原班主任秦老师的帮助辅导下,我的实习工作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
一、班主任实习工作
在班主任实习这一块,我和胡铁松同学两个人带的是03春季班,是个毕业班。这个班情况比较特殊,每个学期都换班主任,人很少,却有四个专业在里面。这个班开始有21个学生,其中就有四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专业7个,饭店服务管理6个,电子专业6个,服装设计2个。面对如此特殊的班级,感到有压力的同时,也激发起我对管理好这个班的兴趣和决心。由于这个班现在的班主任秦老师也是这个学期刚上任的,也是刚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所以她只是比我们先接触了这个班10天都不到的'时间。在与学生见面之前,班主任就和我们说了她也不是很了解这帮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她都还叫不上来。这就让我们的班主任实习工作困难大了起来。
这样,我们要了解学生,就只能多加深入学生中去,花更多的精力去接触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尽量清楚,了解情况之后,我们才能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由于人数少,我们就争取在见了第一次面,介绍完后,就尽量把全班同学的名字给记下来,这样能给学生亲切感。我们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很让学生感到惊讶,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常下到班级,下到宿舍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很快根据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交由原班主任秦老师审批。由于我们的计划都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得到了秦老师的好评。接下来,我们就按计划把一件件事做好来。
首先是常规工作方面,每天早起督促学生按时起来早跑,早操,早读,大扫除。晚上下到班里跟班晚读。进行 ……此处隐藏44826个字……/p>
却忽略了课程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有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各人的不同时段数学成绩也有很大的起伏,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等是很好的做法,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极力让孩子听懂,变换着方式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并依具体实际,视各人的情况不而因材施教。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也难以避免。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都很坦诚。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运算法则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知识的衔接和跨度多少有些不适应。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数学的发展现状。
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安静,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数学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数学课的任务不仅仅是做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公式、运算法则等知识的,就会进而落下隐患,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老师十分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
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不多,所以开放使用的也不多。
小学生是很单纯的,要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法。小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也有很多想法。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他们会去寻找老师跟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会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的,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单看老师是如何看待。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情。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小男生叫汤嘉乐,很是调皮,老师看着他还算比较收敛,老师的目光离开,他便开始调皮了,老师对他就比较头疼,因为他上课老是开小差、心不在焉。据我看,汤嘉乐也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对待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谈话中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抵触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而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堂上,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数学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数学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数学来。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数学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数学负担还是很轻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
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也问了几位老师,他们告诉我其实他们也不想这样,但这也是没办法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也是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数学教学的深化和挖掘。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了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技能,逐渐掌握和学会了计算、应用等。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也是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评判,对其个性品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适时给予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认知能力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所以,小学老师也要注重学生道德情感和爱国情操的培养,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会做人的学问。